2022 年,平安银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优势,深化零售转型发展,持续深入贯彻以开放银行、AI 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零售转型新模式,打造“智能化银行3.0”,零售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业务规模取得进一步突破。2022 年末,个人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个人贷款余额突破 2 万亿元,平安口袋银行App 月活跃用户数(MAU)突破5千万户,转型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报告致辞中表示:结合平安银行自身实践,我们以“专业创造价值”的新价值文化为引领,以终为始,深入分析金融服务实体的痛点,持续寻求解决方案,久久为功,自身发展与践行使命已经融为一体,形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进阶“智能化银行3.0”, 打造零售转型新模式
报告显示,平安银行在2022年持续深入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升级,全面贯彻以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零售转型新模式,不断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商业模式变革,打造零售“智能化银行3.0”,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为零售业务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平安银行在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的基础上,本着“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基础夯实、成本管控”的经营方针,整体零售业务中的“存款业务提升、代发业务和拓展、平安口袋银行App升级”等得到了显著的优化和提升。此外,在“智能化银行3.0”(该行将零售转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16年末至2018年末为智能化银行1.0阶段,奠定了零售业务全面数字化的基础;2019年初至2020年末为智能化银行2.0阶段,以AI Bank及开放银行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开启了全面数字化的进程;自2021年以来该行提出零售转型新模式,积极引领商业模式变革,开启了智能化银行3.0的新发展阶段。)的助力下,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正在逐步加快,对于整体零售业务的模式驱动、数据驱动等作用持续增强。
其中基础零售部分也在深入推进“智能化银行 3.0”建设,打造面向海量客户的经营中枢。通过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推动综合经营、协同发展,强化全渠道综合化获客及全场景智能化经营。并在2022年重磅发布平安口袋银行 App 6.0,全面升级功能及体验。一是在界面设计、智能交互、适老化无障碍、生活权益、理财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打造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使用体验;二是全面引入大数据推荐能力,通过分客群、分场景的策略不断调优,以及根据客户意向度和产品竞争力形成的推荐模型,满足客户金融、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推动智能化模式升级,结合获客、留存、激活、转化到复购传播的不同阶段形成精细化的经营策略,全面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
为进一步实现服务焕新,构筑“美好连接器”,打造“省心、省时、省钱”的金融生活,自平安银行2021年提出“五位一体”战略以来,除了不断刷新线上服务数字化矩阵,也在线下打造业务网点“新范本”。例如今年3月,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启动了前滩支行启幕暨美好生活见面会,同时发布了平安银行超凡服务指南《服务的X个细节3.0》,全面革新了平安银行服务理念。同时,开辟了“平安空中银行-企微随身管家”数字化社交商业模式,通过在微信端开设“企微随身管家”,用户不仅可以迅速在线咨询办卡、预约开户,企微随身管家也能通过客户lbs、消费习惯等数据分析,利用“智能活码、托管式策略中枢”等新技术,主动、精准地经由微信聊天给客户提供优惠券推荐、附近商家活动等服务。与此同时,运营侧和消费侧经由数据分析、信息分发等数字化过程实现了运营效率、效果的“双赢”。
此外,平安银行持续构建“AI+T+Offline”核心服务矩阵,围绕客户的银行全生命周期,打造“随身银行”,整体业务在“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支撑下,不断注入科技基因,推动整体零售业务的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渗透效率,真正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加大支持实体经济,践行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平安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要求,牢记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聚焦自身发展,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市场化的步伐,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将优质金融服务覆盖更多客群。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夯实资产质量,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并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加强团队建设、推出特色风险政策等举措,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据报告显示,2022年平安银行秉承“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的实施原则,在零售转型新模式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数字化、线上化经营,有效提升了智慧普惠的服务能力。在科技的不断注入下,平安银行不仅良好运用了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先技术,打造了7*24小时的贷款服务,而且深入供应链场景和生态中,推动了小微专属产品“新微贷”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并持续优化“宅抵贷”、“抵押E贷”等产品,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企业主体进行了深度减负。
同时,平安银行认真落实国家碳中和战略,深入布局绿色金融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年末,平安银行及平安理财绿色金融业务余额1,700.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5%;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097.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8%。
平安银行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帮扶工作,并依托数字乡村生态圈,支持脱贫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2年,该行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330.78亿元,累计投放692.54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90,439张,累计发卡113,930张;惠及农户8万人,累计103万人。2022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060.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
谢永林在报告致辞最后指出,2022年,平安集团发布新价值文化体系,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突出落脚点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我们惟有将‘金融为民’的初心本色,将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要求落实到科技、专业、开放等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终推动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他表示,“在这个伟大而充满希望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有,也必将有更加积极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