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举办“溯源新思想”——“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区共同富裕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开化交流浙江山区县乡村振兴经验,探讨山区县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在致辞中强调,“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给出了人口大国实现共同富裕难题的开化之解、开化之法、开化之路。这条路的本质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在致辞时说:“开化县探索性的实践,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沃土。开化县社科界,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取得积极的成效。希望开化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开化经验。”
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崴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衢州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社科联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系统推进理论溯源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还提炼形成“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进一步擦亮了工业强市、最优营商环境、县乡一体等金名片。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阐明了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突出了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果共享的共同富裕理念和实现机制;‘一定要把钱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明确了山区共同富裕的发展禀赋,是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前提基础;‘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指出了山区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是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产业升级路径。”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在致辞中表示,20年来,开化始终牢记嘱托,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山区县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就业方面,开化坚持“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走好转移就业之路,让每一个劳动力都有更好的事做。同时,让“品牌化”与“联盟化”相结合,走好生态变现之路,让每一个家庭都有更高的收入。
为持续探索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的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与开化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实验室教学科研基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在研讨会现场为开化授牌。
研讨会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研究院组织编写的《浙江省山区共同富裕先行实践地的探索——开化县金星村样本研究》正式发布。该研究院执行院长辛金国介绍道:“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数据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不但系统地描摹了在一个乡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过程,更揭示了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实践。”据悉,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是党建强、发展强的“明星村”,先后获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首批全国乡村重点旅游村等称号。
研讨会上,浙皖赣三省六县(开化县、常山县、婺源县、休宁县、德兴市、玉山县)建立区域共富联盟,并签订区域共富联盟框架协议。开化县委副书记、县长毛献明说:“区域共富联盟以共同富裕为总目标,以党建引领为纽带,从党建共联谋富、人才共育增富、产业共进创富、平安共护守富、环境共优育富、文旅共融助富这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促进资源整合、产业互补、问题共解,加快区域联动发展。”
如何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做到细处、落到实处?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等话题作了分享。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在我看来,开化的故事就是生动感人鲜活的中国故事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新闻媒体要让全国更多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山区的干部群众更好地了解开化。”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原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周锡生表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立说:“浙江的‘四千精神’,实际上是当代的民营企业家精神,这需要激发人民群众创业的活力。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不仅解决就业,也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
“开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了山区县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山区县的高质量发展带了好头,这样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总结。”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江生对开化的发展经验表示肯定。
张燕认为,梳理好个性与共性、典型与一般、表象与规律这三者的关系后,再从开化推动“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实践当中,找到对全国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和认识。这对于推进“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一论述走向全国的意义重大。
丁立江认为,开化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良好生态资源环境为核心支撑、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才能将自身山区县的优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发展的后发赶超优势。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徐明华表示,开化不忘“八八战略”之初心,牢记“八八战略”之使命。“八八战略”的初心使命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抓住机会再上新台阶。
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认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句话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深刻,20多年来,开化沿着这条路走得很坚定、很踏实。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就业管理处处长陈军利在谈到公共就业服务时强调,要聚焦供需对接,积极推广公共就业服务试点经验,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紧扣求职用工精准匹配,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招聘服务;常态化开展系列公共服务活动。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表示,开化应当做好有关“天”“地”“人”“钱”“文”“外”即生态、土地、人才、资本、文化、开放这五个方面的文章,让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开化真正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强起来。
当天下午,开化还举办了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动山区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分论坛。4月1日,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前往金星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本次理论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指导,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开化县委、开化县人民政府承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