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各位酒友这段时间的朋友圈,怕是被“石家庄丛台酒演唱会退票风波”刷屏了~估计是看着这段时间好多歌星都在开演唱会,丛台酒也想跟风炒炒热度,从很早开始就在预热这场活动,邀请到张信哲、张靓颖、李晓杰、房东的猫等知名歌手,夸一句“群星云集”不过分。但咱也不知道是意外还是主办方没用心,好好的一场演唱会,愣是被主办方搞成了“三万人同声高喊退票”的闹剧!不少买了票的朋友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演唱会办的一点不用心,怕是酒也做的不好!
事实上大家都明白,这场演唱会就是丛台酒的一场“营销活动”,希望打响知名度,赢得用户忠诚度和路人缘。毕竟丛台酒这么多年都没能走出邯郸闯出名堂,口碑评价也不如从前,这处境换我我也急。但再着急也不能“有病乱投医”,否则真容易败坏人缘,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刘伶醉”这款酒不少上岁数的朋友都听过甚至喝过。平心而论,刘伶醉是有些许“酿酒历史、文化内涵”底蕴的:北宋杨延昭犒赏三军用的是它,清朝李鸿章、曾国藩爱喝的是它,甚至招待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完成新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破冰时,用的还是它。此外,刘伶醉还有着包含宋元、明清在内的古窖池近160个,这些发酵池自建造以来便沿用至今,以绝无仅有的微生物菌群影响着刘伶醉的风味。可以说上述种种都是刘伶醉品牌价值的体现,好好发扬保护足够支撑它走远走长,但可惜被自己搞砸了。
前几年刘伶醉变动繁多,从国营到长天集团再到后来的巨力集团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似走马灯一样。后来刘伶醉又把精力放在了炒作“老酒收藏”和“封坛大典”这两个概念上,玩饥饿营销,搞产品拍卖,愣是把自家酒包装成了“理财产品”,放眼望去白酒圈有几家敢这么玩的?以至于当年有人调侃说“想一夜暴富,那就赶紧囤刘伶醉吧”!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商品嘛,有买有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真正点燃大家怒火的是,有酒友发现自己花高价买下的刘伶醉,在黄牛那“一折”出售,几万的酒几千甚至几百块钱就脱手了~总之刘伶醉那波营销做得稀烂,没赚到口碑反而挨不少骂,用户忠诚度也不剩多少了。咱就是说,假如它家把精力放在正道上,不敢说畅销全国,起码当个地方名酒不成问题吧?结果现在搁河北大部分地区的烟酒店和饭桌上都很难见到它的身影了。
转过头来咱们再看丛台酒,我觉得它犯的毛病和刘伶醉差不多。“音乐会”这种大型线下活动非常积攒人气,做得好了一炮而红打个翻身仗完全有可能。但要命的地方在于,丛台酒没有举办过此类活动的经验,短板一块。要知道在行业竞争愈发激励的今天,消费者是不愿意给品牌方“试错机会”的,能代替你的比你好的有得是,我为啥要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败坏心情,为你的错误买单?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以说,丛台酒的发力点没有找对,自然差评一片,倒不如沉住气好好在历史传承、文化脉络方面下功夫。因为人们买白酒不光是看牌子尝味道,还会品鉴它的底蕴和内涵。说实话丛台酒是有这些方面的东西的,比如《汉书注》记载赵武灵王招待百官,赐赵酒“丛台”之名,又比如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次游玩邯郸并饮丛台酒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但我却从来没听说丛台酒做过啥行动,文化节?博物馆?遗迹保护?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指正一下。
当然丛台酒也不光是营销发力点找没找对的问题,它家的酒水品质也颇具争议。要知道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邯郸有着弱酸性且柔软细腻的黄黏土,是建筑窖池的理想材料,长期使用后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群便在其中繁衍生息,为白酒的口感风味打下良好基础。
但后来不知咋想的,丛台酒的新任老板做窖池搬迁铲了老窖窖泥,直接导致丛台酒口感风味大不如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老丛台酒和新丛台酒的评测对比,真的差太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套牌酒呢。而且比较讽刺的是,由于酿造环境的破坏导致口感品味的缺失,很多邯郸本地人都不会买丛台酒。一件产品在自己的发源地被自己人抵制,这事也是够罕见的。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就一个意思,和同行比起来丛台酒落下的距离确实很远,而且一味摸着同行的石头过河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培育起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色,做好产品方为正道。所以咱们还是看丛台酒的日后发展吧,如果能在品质、文化、底蕴方面下功夫做好营销,说不定就能获得不错的发展;相反,那可真就泯然众人矣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