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患者去年9、10月份就发现乳房长了一个肿块,而且进行性增大,但到了12月份就感染新冠“阳了”,“阳康”后又休息两个月,到春节过后才想着来医院看病。王坤教授提醒,“最近临床上发现不少因为疫情而耽误了诊治的乳腺癌患者,所以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希望广大的妇女朋友特别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两三年没去过医院的妇女朋友,一定要给自己做个健康体检,特别是乳腺的检查,以免发生像上述患者那样错失治疗时机的情况。”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坤教授
疫情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减少是假象
因为受疫情的影响,这三年来很多人总觉得医院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且医院也有很多管控的措施,所以能不去年就尽量不去。
王坤教授表示,疫情以来有人觉得到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没那么多了,其实这是一个假象。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自2020年开始,乳腺癌这个以女性患者为主的恶性肿瘤已经是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发病率超过了肺癌,我国目前每年新增的乳腺癌大约有42万。“疫情期间,普通⼈的思维是能不到医院尽量不到医院,所以整体来看好像乳腺癌的病例少了。”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王坤教授提醒,那就是最近来的乳腺癌病人都是局部晚期偏多,这意味着这些病人都是拖到没有办法了才到医院来,“所以我建议疫情过后特别是三年没来过医院的女性朋友都应该来做一次体检。我们知道,癌症能治愈的话最关键的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果拖到发⽣转移以后的话,那就只能治疗不可治愈了。”
乳腺检查有两个常见误区
至于女性要做哪些乳腺检查,王坤教授建议,40岁之前主张做彩超,40岁之后主张做彩超和钼靶,有肿瘤史特别是乳腺癌家族史建议再加一个核磁共振,有直系家属诊断乳腺癌的患者建议做遗传基因,如 BRCA 基因的检测,这些检查对早期发现疾病有好处。
王坤教授指出,从国外数据来看,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来自两大因素,第⼀是筛查,每年正规体检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第⼆就是诊疗技术的进步,这些年来 ⽆论是外科技术,还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获得了⻓⾜进步,所有的出发点在于早期发现,早期给予治疗,“所以早期到医院来看看,给三年没有做检查的乳房 ⼀个安全的保护措施是⾮常重要的。”
网络图片
对于乳腺的检查,王坤教授认为有两个误区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不检查,另外一个是检查过度。很多20多岁的年轻女性听说钼靶检查好,于是也要求做,这其实是个误区。年轻女性乳腺的腺体很致密,拍钼靶没有意义,一般我们主张40岁以后再去拍钼靶比较好。
乳腺癌高发年龄段是45—55岁,这个年龄段的健康女性应该每年做一次彩超和钼靶。临床上大约七八成的女性都有乳腺结节,且以良性偏多,“有乳腺结节的女性可以适应提高检查的密度,如半年做一次乳腺B超,这是个非常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乳腺癌很重要
乳腺癌的发生跟生活方式及精神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王坤教授表示,现在大城市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未婚、未育、只婚不育或只育不哺乳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是偏高的。“现在国家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这对女性是有保护作用的,事实证明,生育小孩并进行哺乳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另外,现在都市女性压力都比较大,经常因为工作而熬夜,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甚至有吸烟饮酒的习惯,这都是导致女性预防乳腺癌不利的。“所以尽量不熬夜,让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心情,饮食上尽量控制红肉的摄入,戒烟限酒,这些可能对女性来说是比较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王坤教授还强调了适当运动对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大有好处,有证据表明,女性爱健身,爱运动,可以将⼥性患乳腺癌的⻛险会减少 30%左右。
现在还有不少讲究生活质量更年期的女性,她们在体检以后觉得安全的情况下,会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针对这样的人群,王坤教授指出,有调查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服雌激素类的激素替代疗法5年时间,乳腺癌的发病机率会增加1倍,所以现在全世界的乳腺专家都不主张雌激素替代疗法。“个别有心血管疾病或者严重的更年期症状的患者,可以少量外用的或者短时间服用雌激素的,但不主张长期使用。”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年轻女性为了容颜漂亮,会常常进食燕窝、雪蛤等补品,或者长期地额外补充维生素E,这些其实都是增加乳腺癌风险的,我觉得爱美需要掌握一个度,明显对乳腺健康不利的事情,我们就要适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