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谢中庭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制作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和茶文化的完美结合,它那变化万千的绰约风姿和千百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让人陶醉,
选一把好壶,沏一壶好茶,在饮茶品茗间,人们“谈笑天地远,艺臻今古馨”。
今天的采访到国家级陶艺师谢中庭,因为生活的环境使谢中庭从小与紫砂结下不解的渊源,几十年来一直潜心磨练制作技巧,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
他创作的壶型堪称件件精品,其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征鲜明。
谢中庭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1996年生于江苏陶都,从小喜爱紫砂艺术,
2016年开始学习紫砂壶的制作,
经多位名师指点,作品日益成熟,
并二次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
作品新颖,线条流畅,做工细腻。
谢中庭的紫砂杯,造型新颖,优美感人,线条流畅,柔和秀美,做工细腻,技法娴熟,
在运用工艺上,源承古意,又有发展创新,
营造的陶瓷艺术意境浓厚悠远,
是典型的现代中国瓷器艺术精品。
紫砂杯和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传统中有所创新。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变。
制壶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同时,创新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壶友对紫砂壶的钟爱,
内地,香港、新加坡等地掀起了紫砂壶收藏热,
当代一些著名的工艺美术师制作的精品作品十分的强手,并且随着紫砂资源的开采减少,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再次起到了作用,市场一直呈现出坚挺的上扬走势,紫砂壶在未来还具有很大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壶友们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侯要具有“慧眼识真”的本领。
谢中庭制的紫砂作品,因艺术个性非常突出,细致精美,活力有生趣,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更能展现出宜兴紫砂壶的美丽艺术光彩,体现出永恒艺术魅力,具有极大经济升值潜力和投资价值。
所以也是收藏界的宠儿。
谢中庭作品多次在展览中获奖,并有许多专业报刊杂志和书刊相继登载,
在港、澳、台、东南亚地区深受玩壶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
2019年,创作的《江南》被认定为“2019江苏工美年度精品”;
2020年,作品《双龙聚福》在无锡市传统工艺战疫情优秀作品公益展中荣获金奖;
2020年7月,创作的《揽明月》在2020第十二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泰山桃木王”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20年10月,作品《古韵傲雪》在2020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中荣获金奖;
2021年5月,创作的《自语》在2021第十三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2021年5月,创作的《劳》在2021第十三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壶看似没有生命,其实经过人的泡养和精心呵护,
它以温润有神来回报主人,
这未尝不是人与壶的一种情感互动,其乐无穷。
所以紫砂壶和人身上戴久的玉器一样,也是有灵性的东西,
“茶靠泡,壶靠养,平时养的虽然是壶,其实是在养自己,也就是养心养性。”
紫砂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瑰宝,
在中国灿烂的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绚烂的篇章。
而紫砂壶,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品,
集诗词、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为一体,
精致而细腻,丰富而深远。
千百年来,紫砂壶一直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紫砂壶的制作不仅熟练的技艺,更需要开阔、高远的心境,
只有这样制成的紫砂壶才是积聚艺术感与百年文明的鉴赏圣品。
紫砂壶这门艺术只有不断的发扬光大,
才能名家辈出,代不乏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