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陈湛匀教授跟华威集团创始人荀金庆董事局主席,结缘于十六年前的上海交通大学陈湛匀教授所执教的EMBA课上。当时华威集团“三顾茅庐”般邀请陈湛匀教授担任集团的首席经济顾问为其赋能。华威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改制重生的保安企业。陈湛匀教授首先为其做了“1-3-5发展战略”和“一体两翼、走出去”顶层设计(所谓的一体两翼,就是“以山东为主体,北京、上海为两翼”,区域位置刚好像鲲鹏展翅般走出去),还有设计了二五、三五双轮驱动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地对核心团队进行专训,而华威集团的团队保持着100%的执行力,坚定地做好企业战略定力,从点到面夯实了区域优势,这是华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陈湛匀教授于2010年发起了一项华威“爱心鸡蛋工程”,华威万名的员工一起参与了这项工程,一致延续到今天,旨在践行社会责任、关爱儿童成长,提倡让孩子们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这项工程以利他共赢的思维,培养大家关爱社会、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正是企业战略定力和品牌文化驱动,时至今日,华威集团增长了20倍,品牌在行业当中特别知名!
(著名经济学家陈湛匀教授发表演讲)
本文特实录了陈湛匀教授在此次演讲的核心观点:
陈教授从企业增长倍增的角度,提出了企业走得快、走得稳、走得远的底层逻辑,具体罗列为以下几点。
陈湛匀教授首先讲到企业打通“走得快、走得稳、走得远”逻辑路径的第一点是要有雄鹰般的基因,换羽重生。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不同动物飞行的高度和寿命。麻雀能飞10-20米,寿命5-10年,大雁能飞8000米左右,寿命8-9年,而雄鹰能飞到1万米左右,能活70年。企业要像雄鹰的特质一样,成为企业发展基因。不断地塑造好自身的发展基因,在先天与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应对好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及时抓住机遇,助力于企业走得更远。
(与会者聆听陈湛匀博导的精彩演讲)
陈湛匀教授讲到逻辑路径的第二点是企业有相辅相成愿力和心力驱动。愿力是企业的内在动力,企业要有短期的目标、中期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激励员工能够为之奋斗。同时,这种远大的愿力也要切实可行和保持专注,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而心力可以说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就是要让员工有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能够为企业奋斗。当然,企业的愿力和心力是相辅相成的,要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等等。
陈湛匀教授讲到逻辑路径的第三点是要有优秀团队精神。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件人生快意的事业。
陈湛匀教授讲到逻辑路径的第四点是面对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付它的核心是学习与创新。企业高管通过阅读、与行业专家交流等方式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与适应世界的变化。而企业的创新能力又是应对变化的核心能力之一。企业需要突破惯性思维,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陈湛匀教授讲到逻辑路径的第五点是企业发展的观念要创新。具体表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产品过剩时代下,企业如何把握住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更好地帮助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长。二是从经营市场到经营数据,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企业开始转向精细化经营,数据成为企业壮大发展的新动力引擎。三是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生态。信息时代,数据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五要素。
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陈湛匀教授讲到逻辑路径的第六点是商业模式要创新。陈湛匀举了腾讯公司的案例来分析:陈湛匀教授诙谐地引出一个问题,腾讯公司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是游戏公司、广告公司还是社交公司呢?腾讯公司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当天收盘价是4.15港元,首日市值69.75亿港元,发展至今,股价近400港元,总市值3.69万亿港元。腾讯为何能做到如此之强大呢?
其实,腾讯可以说是一家投资公司,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生态。大家在很多衣食住行的领域,背后都有腾讯投资的背景,像腾讯不做外卖,但它是美团的第一大股东,腾讯也不做电商,但它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实际上,腾讯把自身的投资业务划分为驱动型投资、补充型投资、探索型投资、财务型投资。腾讯系的投资理念,主张的是互联,就是让自己庞大的社交流量,赋能到投资企业当中,共同做大做强。
腾讯还是一家科技公司,可表现为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腾讯2022年的内部研发人员占比达到74%,就相当于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三个是科研人员,表明了腾讯非常重视科研,腾讯是希望能够打造一棵造福社会的“科技树”,以科技向善的理念,反哺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再造不止一个腾讯。当然,这些科研费用是切实用到了实处。比如说,腾讯有一个灰度发布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不用经过领导层繁琐审核,来发布可能并不完善的产品上去,让用户来提出意见或者看用户是否满意等等。当时微信红包功能,就是在这个平台上线,仅仅在春节期间,就帮助腾讯绑定了大量的银行卡和社交账户,大大赋能了微信的快速发展。
活动的最后,与会者还沉浸在陈湛匀教授的精彩演讲的氛围当中,余味无穷。同时,主办方也期待大家共同奔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