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350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9%,增速自2022年跌入谷底后,稳步提升。然而与庞大的建筑市场规模不相匹配,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处于极低水平。我国著名的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专家杜春雷先生表示,不仅我国,全球建筑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与信息化发展速度也不相匹配。根据麦肯锡最新研究,2022年全球建筑业数字化指数仅高于农业,居倒数第二位,数字化水平远低于制造业等行业,这也是建筑业利润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产业升级要求十分强烈。
“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其中BIM技术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五大信息技术之首。BIM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之一,BIM市场规模与市场环境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2017年的全球BIM市场规模约为44亿美元,到2022年,预计全球BIM市场收益将达到1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1.6%。受益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强制使用BIM的支持性法规,亚太地区的市场需求将领涨全球,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持续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为BIM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专家,杜春雷在建筑工程审查行业耕耘多年,现任淮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技术科-结构审查专家和深基坑评审专家。基于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对最新信息化技术的关注和研究,他开发出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如“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抗震承载力模拟系统”“基于3D建模技术的工业建筑施工图纸审查系统”“基于云计算的钢筋和混凝土强度匹配模拟系统”等。采访中,他向我们具体展示和介绍了“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在行业中的应用和产生的重大影响力。
(杜春雷,我国知名建筑工程审查专家、“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技术研发者)
施工图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它既为工程施工作铺垫,又对施工企业如何作业起着支撑功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骨架”角色。但近年来,由于设计图纸存在问题、项目审批工作存在不好审、审不好等问题引发了大量的建筑工程灾难,例如因设计单位违规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白图(施工图的一种)而质监站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出具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监督意见,引发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灾难。杜春雷先生指出,建筑工程审查存在指标众多,计算复杂,工作量大,审查人员尺度不一、规范理解不同等,因此,设计师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管控好图纸质量,他们对能够提升审图效率的工具有着强烈的诉求;不仅如此,政府部门也面临监管困难等问题,以至于政府各部门常常三令五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同时,市面上缺少BIM审查流程和审查平台,BIM技术无法使用,审查完的成果数据孤岛式存在。
这一系列行业难题深深困扰着杜春雷,经过深入的调研和长时间的技术实验,他终于发明了“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这显然能很好弥补这一串建筑行业的难题。“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一、三、四、五。一是指BIM平台,三是指审查流程中三本关键性的规范,即建模手册、设计交付标准和审查标准,四是指立项、规划、施工、竣工四个阶段,五是指目前对建筑、结构、电气、暖通和给排水五个专业的设计成果进行审查。我们了解到,在建筑工程审图中,尤其是对施工图的审查,涉及大量的建筑结构、位置范围、拓扑关系等空间运算和判断,人工审查一稍不留神就容易出错,而“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借助BIM技术卓越的空间计算能力,利用事先构建好的BIM单体建筑、楼层空间和构件单元之间的拓扑关系,结合截面扫描、三维空间拓扑分析、回归等智能分析和AI算法,实现基于规则的BIM智能审图,扩大了审查的范围,增强了审图的规范性,使得审图更加规范、高效、智能。
“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在现有二维数字化审图系统上叠加了三维BIM模型,这有利于实现施工图审查从二维平面图纸向三维立体模型的技术跨越,从人工审查向智能审查的效率转变,实现施工图审查业务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目标,从而提升审查效率与监管能力,提速保质、降本增效、环保节能,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举措落地实施,用杜春雷先生的话来说:“只有把牢勘察设计质量底线,才能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众所周知,图纸是地产开发流程的重要环节,图纸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甚至是客户对产品形成的口碑。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交付质量,从设计阶段起就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再三检查,轮番会审。多年下来,杜春雷帮助淮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制定了超过一百多条设计底线,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对设计进行规范,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建造质量。而他的技术成果“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数字化施工图纸审查系统”实现了建筑行业大数据转化、流转和利用,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应用价值,助力构建新型智慧建筑、智慧城市,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文/李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