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3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到来,带着向下一代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文明的伟大使命,长沙县教育局携手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昭陵博物馆、天上游文化传播等单位,向师生与家长们推出“博物馆云研学,丝绸之路校园行”系列公益直播课。本次活动服务了长沙县120所中小学校、8所中职学校7万多名师生,这也是长沙县首次开展的便于师生与家长们在家在校就可以参与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博物馆云研学活动。
本次公益直播课邀请张世军、韩文君、刘文山、刘璐、徐敏杰、李浪涛等六位资深文博教育专家,带领师生家长们虚拟畅游敦煌莫高窟、秦陵与兵马俑、法门寺和唐昭陵等丝绸之路沿线的世界级文化遗产。课程内容覆盖历史、政治、地理、民俗、建筑等多个维度,还采用VR方式,突破线上及实地参观的视角限制,为师生和家长带来身临其境、亿像素级的虚拟探秘体验,力求从多元视角为观者带来立体复合型的认知感受,增进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第一场直播——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由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张世军老师在6月10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的当天开启,引发强烈反响,云端收获长沙县师生点赞量3.1万。直播中,张老师娓娓道来敦煌文化发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石窟艺术经久不衰的价值与魅力,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宝艺术的瑰丽壮阔。
来自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 1801 班龚同学表示,“我看到石窟里面的佛像栩栩如生,洞窟建筑纵横交错,精细而系统,实在是太佩服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技艺,太震撼了!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去敦煌莫高窟去看看。”孩子们纯真的话语代表了最真实的震撼和向往,也正代表了本次系列直播课程的初心——通过文博专家的引路让下一代领略文物遗产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
图一:敦煌研究院张世军老师讲授敦煌的艺术
教育“三师”(张百熙、杨昌济、徐特立)出生地的长沙县,突破时空维度,紧贴元宇宙理念,组织中小学生体验博物馆云研学活动,站在时代前沿突破传统研学模式,进一步突破教育格局和境界,助力“五好”教育,全力构建和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星沙新名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