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产业起源于美国,它伴随着PC产业的兴起经由日本加速发展,后经韩国等地逐渐形成全球分工模式,在智能手机崛起的催化下开始进入中国,如今,中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和消费中心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推动下,随着国内的电子工程行业快速崛起,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专业人才在学术和技术上的支持。而吕玲女士作为行业的顶尖技术人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国内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进军电子工程
吕玲女士出生于1979年,她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荆州师范学院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系统的学习让她掌握了电子工程的专业知识,也让她对电子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吕玲选择在电子工程道路上开启她的职业生涯,于是她进入伟利仕(上海)电子有限公司并先后担任了电子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在伟利仕,她针对新产品的导入,对电子、电气元器件进行选型,根据规格书或者图纸对零部件进行各种测试,力图找到最适合产品的相关零部件。与此同时,她还协同相关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推动产品的顺利生产测试和组装。在伟利仕,吕玲优秀的工作表现逐渐让她在电子工程行业从无名小卒逐渐成为行业的风云人物。在2013年,她受到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担任公司的项目经理。在这里,她负责对接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技术咨询和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协助销售部门完成招投标所需技术资料及现场答疑,负责公司产品的电气方案设计、BOM数据、技术文件的编制等,并且根据不同产品或者项目需求,对电气设备控制程序进行编写与调试。
吕玲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同时她在工作中结识了不少行业中形形色色的行业“大佬”,这也让虚心的她意识到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继续学习。因此,她选择重新拾起丢下的那支笔,继续在电子工程进修。皇天不负有心人,吕玲在2017年成功考上了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活到老,学到老
通过在同济大学的进修,她学习到了更多电子工程技术,也点亮了企业管理的技能点,逐渐成长为一位行业复合型人才。吕玲女士凭借着在同济大学掌握到的知识,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子工程方面的工作,她对电子工程智能化及其技术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针对在行业工作多年洞察到的问题,她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电子工程行业相结合,创新发明了众多在中国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技术成果,这些极富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成果具有行业颠覆性意义,并且具有极强实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凭借在电子工程领域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吕玲受到行业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其中,她的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器械风险评估系统”更是在开发应用后收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这个系统能通过获取风险评估器械对应的多个风险评估信息,和后台大数据的应用,从预设的多个信息组中确定与多个风险评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信息组,并且进行风险评分,确定出风险评估对象的风险级别,通过不同风险信息之间的相互影响,解决了手动操作工作量大、结果主观性强、安全信息难以集中、难以动态分析风险的变化以及难以跟踪整改情况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各个风险信息对的评分计算精确度,进而实现了更加精准的风险级别和电子器械安全评估的全过程。如今这个系统已经在企业投入使用,攻克了困扰电子工程行业的一大难题,为电子工程企业乃至行业扫清一大障碍,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成长。
未来可期
回顾和展望中国电子产业的前后十年,全球电子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步伐从来没有停下,未来国内会以高端模组、高阶零部件的快速发展为主旋律,而全球电子工程产业的市场格局也将会发生改变,但总体未来十年的发展是极具含金量和成长性的十年。因此所有电子工程行业的从事者都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推动,只有凝聚多人的智慧才能不断创造经典。
经历多年的职业生涯,吕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电子工程行业知识,还坚持在电子工程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她喜欢并勇于挑战新的高峰,这也正是她能够始终站在中国电子工程行业顶峰的原因所在。吕玲正是以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将高新技术理论和电子工程实践完美结合,一步步成为了中国电子工程界的领军人。 (文\廖碧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