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张某在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时发现征信报告上存在逾期记录,于是找到了“征信修复”中介并提供了征信报告,缴纳了“手续费”,并在中介的教唆下以“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来源”为由向银行申请修复征信。该银行在核实材料时发现张某提供虚假证明,张某不仅未能成功修复征信,还因伪造证明材料被处以行政拘留。同时,张某征信报告中的个人金融信息也被中介获取,给其金融信息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为此,招联金融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保护个人敏感信息非常重要。首先,要妥善保管个人征信报告、身份证明文件、银行卡等,不要随意转借或泄露;其次,在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要在复印件上写明使用用途及时间,以防被滥用;再次,不要向他人透露支付密码、手势密码及个人财产状况,以免被骗取财产;此外,对陌生电话、短信和邮件保持警惕,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号码发来的链接;谨慎授权APP获取位置信息、通讯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照片库等,以免被滥用;不要随意丢弃含有个人信息的废品,如快递单、生活缴费账单等,以免被他人恶意利用;最后,定期使用官方杀毒软件,定期对手机、电脑进行杀毒,清理钓鱼链接、病毒等,维护设备安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任何声称合法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不要轻信。如果需要维权,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谨防“征信修复”骗局。
招联金融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保护个人敏感信息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措施,希望广大金融消费者能够提高风险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