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工智能汽车发布了《2023年1-5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交付量前十品牌榜单》,而除了车企排名外有意思的还有TOP10自主品牌的“主力/下一代智驾计算平台供应商”。
有何特别之处?TOP10自主品牌,10家都在用地平线。
印象里,采用地平线征程芯片的也就是理想、长安等少数几家车企。怎么一夜之间,家家都用上了征程芯片?
“2021年,有50%的厂商是我们的客户。去年我发现有70%的中国车企是地平线的量产客户。昨天闭门会我又算了一下是100%。”7月初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给出了一组更加惊人的数据。
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错!是第29天。
两年前,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的车型还较为少见,似乎隔几个月才能听到新车型量产上市的消息。而如今,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就有三款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的新车——深蓝S7、2023款哪吒U-Ⅱ挑战版、腾势N7在年中接连上市。
深蓝S7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地平线念叨了好几年的“成为行业最大公约数”,没想到里程碑的达成竟来得如此之快。地平线到底做对了什么?
地平线的目标始终非常明确,就是做智能汽车时代的“Wintel”,也就是“Intel+Windows”。Wintel作为数字底座,技术只是一方面,上层百花齐放的应用生态才是真正的护城河所在。
而“灵活开放的合作模式”和“完整成熟的开发环境”,正是地平线广泛吸引合作伙伴、构建智驾生态系统的关键。
在合作模式方面,地平线可谓将“灵活开放”践行到了极致。在这张介绍合作模式的PPT里,我们可以看到,地平线支持3种合作模式,唯独不支持以Mobileye为代表的“黑盒”模式——即完整提供芯片、操作系统、软硬件方案的模式。
换句话说,地平线的所有合作都是建立对生态伙伴的开放之上。至于开放的程度,则提供了灵活的3种选择。
第一种,是与英伟达类似的合作模式。为车企提供芯片和操作系统,车企可自研或通过Tier1定制软硬件方案。
第二种,TogetherOS模式。在操作系统层面开放给车企自主开发。
第三种,BPU授权模式。BPU是地平线自研的核心IP,也可以授权给车企打造自己的芯片。
三种模式没有最开放,只有更开放,足以覆盖车企不同程度的自研、可控“安全”需求。
安全有了,“效率”呢?效率来自开发环境的支持。
地平线为智能驾驶开发的不同阶段都提供了相应的开发工具,包括为开发者提供标注、训练、优化、部署、管理与性能分析等能力的开发云基础设施——艾迪(AIDI),为开发者提供模型量化、优化、编译、仿真、部署、调试全流程支持的算法工具链——天工开物(OpenExplorer),以及开发套件踏歌(TogetheROS·Auto,简称TROS.A)。
其中,TROS.A是地平线在今年上海车展刚刚推出的开发工具,可以让不同模块的开发者——即不同公司——实现协同开发。也就是说,行业不用重复造轮子了。根据地平线自己的说法,TROS.A可将开发、集成、验证效率提升200%。
左手安全,右手效率,这才有了地平线迅速扩大的繁荣生态,有了两年时间车企客户从50%到100%的“荷花定律”。
这远不是终点。相信地平线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