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医药创新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国际临床研究体系。随着《"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药品监管部门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后监管体系的全面接轨,中国临床研究行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洪汉斌作为ICON集团中国区项目交付高级总监,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专业素养,不仅推动了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发展,更成为中国临床研究事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
作为全球领先合同研究组织(CRO)的中国区项目管理负责人,洪汉斌深刻理解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体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区团队成功交付了20余项创新药物的临床研发项目,其中三款重要药物——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K2抑制剂和EGFR/HER2抑制剂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些成果不仅代表着中国患者能够更快地用上全球创新药物,更彰显了中国临床研究质量已获得国际认可。
洪汉斌正在分享他对中国药企出海战略的深刻见解
洪汉斌正在分享他对中国药企出海战略的深刻见解
作为全球领先合同研究组织(CRO)的中国区项目管理负责人,洪汉斌深刻理解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体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在2024年5月举行的DIA中国年会这一行业盛会上,洪汉斌发表了题为"如何进行海外团队布局,寻找有效的全球合作伙伴"的重要演讲,分享了他对中国药企出海战略的深刻见解。基于在顶级CRO机构21年的丰富经验,他提出了"差异化团队布局,借力CRO推进临床试验"的创新理念,为正处于全球化探索阶段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在演讲中,洪汉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药企建立海外团队的战略意义。他指出,通过合理的海外布局,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同时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增强研发实力。然而,他也客观分析了其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市场竞争、法规限制和人才竞争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挑战,他提出了借助CRO专业力量的解决方案,强调早期与CRO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药企成功走向全球的重要开端。
洪汉斌在DIA年会上的分享不仅展现了他的专业深度,更体现了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他详细解析了CRO在提供专业监管咨询、协助寻找临床试验机构和患者群体、管理分析试验数据等方面的核心价值,为中国药企的国际化布局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特别是他提出的"混合型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模式下取得最佳效果,这一创新思路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洪汉斌就中国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管理实践进行分享
洪汉斌就中国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管理实践进行分享
在团队建设方面,洪汉斌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从零开始组建的中国区项目管理团队,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3名高级项目管理人才的专业队伍。这支团队不仅具备国际视野,更深刻理解中国本土的临床研究环境,成为连接全球创新与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值得一提的是,洪汉斌将参与行业学术组织获得的经验反哺团队建设,培养了一支既懂国际规则又熟悉本土环境的专业队伍。
在质量管理方面,洪汉斌推动建立的标准化流程体系,确保了临床研究数据同时满足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洲EMA的严格要求。这种"一次试验,全球认可"的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更为中国参与全球医药创新提供了最佳实践范例。他通过参与行业学术组织,持续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不断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使中国区项目交付质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随着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洪汉斌敏锐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他在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临床研究运营管理专委会的工作,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临床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渠道。通过参与中澳临床研究交流主题论坛等重要活动,他积极推动中国临床研究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了国内外最佳实践的交流与融合。
作为行业领军人物,洪汉斌既在企业层面推动业务发展,又通过学术组织参与行业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行业影响力。在他看来,中国临床研究行业的发展需要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而这也正是他积极参与行业学术组织的初衷。
当前,中国正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临床研究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洪汉斌通过企业实践和行业参与的双重路径,在这个伟大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经历表明,在中国医药创新全球化的进程中,既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广阔的行业视野和持续的国际交流。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医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和监管环境的日益完善,洪汉斌将继续通过企业管理和行业参与的双重角色,推动中国临床研究标准与国际接轨。他的实践与探索,正是中国临床研究行业融入全球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万克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