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斌(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学院党总支书记)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18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先后走上现代化。他们把自己成功的道路当作榜样,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唯一可行的现代化模式,其它国家必须遵循西方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拉美,在照搬他们现代化模式后,并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尽快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反而因为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陷入困境。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并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弊端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水平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到了近代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入侵,导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尽管苦苦寻求救亡图存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以贯之的主题,经过几代人艰辛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开启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取得了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成就。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内涵原则、基本特征、实现路径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战略安排,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中国式现代化驶入快车道,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将会使超过14.4亿人口体量进入现代化,超过目前所有现代化国家的人口总和,改变现代化国家的版图。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真正实现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摈弃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强调用崇高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凝聚人民,在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族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道德风尚也要明显提升,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逻辑主导导致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弊病,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克服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现代化的弊端,中国式现代化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仅实现了经济实力快速增强,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曾经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和开采,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平衡,带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发生多起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等环境公害事件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中国式现代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老路,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依靠对外扩张掠夺实现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