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伊犁)主办,壹创投资本、捷新恒科技承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智汇光影、版权无界”壹创投合作峰会在北京郎园Station橙色空间盛大举行。众多影视行业大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电影产业中版权、资本与AI领域的关键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寻电影产业发展新路径。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运行中心主任崔岩在致辞中强调,当前电影产业处于技术革命与价值重构的关键阶段,版权保护体系的完善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北京国际电影节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优秀电影走向世界,在电影版权保护与价值开发领域持续创新。
在峰会上,中国动漫集团原党委书记、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扬在致辞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提到,自己的声音被AI盗版,在抖音等平台上被大量使用,每天播放量高达3亿次,这让他既无奈又气愤。他举例部分低俗话语,严重损害了他的声誉和作品形象。李扬呼吁加强版权保护立法,规范AI技术的使用,让声音等版权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随后的圆桌会议环节将峰会推向高潮,首发论坛主题为“漫科星舰—版权、资本和AIGC共生场”,在《哪吒》系列票房超过200亿人民币,打破全球电影票房天花版后,动漫和科幻两大类型已成为中国电影潜力无限的星辰大海,电视剧《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长安动漫集团董事长李扬、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编剧委员会秘书长王浩一、AIGC艺术家及制作人欧阳永亮等嘉宾参与讨论。
谈及AIGC,欧阳永亮认为AIGC并非洪水猛兽,它能成为人类创作的有力辅助。他指出,AIGC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创作者的三观和审美,人们可通过与它共创,借助人类文明的大模型,产生超越自身的创意,形成新型艺术形式。但他也强调,AIGC缺乏人类独有的灵性和温度,艺术家天马行空的灵感是AIGC无法企及的。
白一骢则分享了自己在AI应用中的有趣发现。他提到,AI模仿有代表性作家的风格写作时表现出色,但模仿缺乏独特风格的人则效果不佳。在影视制作方面,他所在团队从5年前就开始探索AI应用,目前尝试用生成式AI做概念设计前端,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版权界定模糊等问题。他担忧,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拍摄行业可能面临被替代的危机,呼吁行业尽快找到AI与创作者之间的平衡。影视拍摄行业可能面临被替代的危机,呼吁行业尽快找到AI与创作者之间的平衡。
在"光影丝路、文化出海"论坛,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的"国际评论破圈论"、中视协制片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程力栋的"版权交易全球化"倡议,如同暗夜灯塔,为中国影视文化出海指明方向。嘉宾们字字珠玑的建言,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文化传播蓝图,让在场每个人对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充满期待。
主题演讲环节堪称行业创新秀场。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平台(伊犁)的政策高地,到"IP文产通"的智慧矩阵,再到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影视(数字文娱)在线交易平台的数字升级,每一次分享都是打开产业未来的新钥匙。四大战略联营项目的集体启动,更是见证了一艘创新型文化贸易共同体航母的诞生,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这场汇聚智慧与激情的峰会,不仅是观点的碰撞场,更是行动的起跑线。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版权保护的责任与文化出海的使命;当峰会落幕,与会者眼中闪烁的光芒已然昭示:中国电影产业的下一个辉煌篇章,正在这场思想风暴中徐徐展开!
此次峰会不仅为电影产业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电影产业在版权保护、资本运作和AIGC应用等方面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电影产业将在技术变革中坚守创作初心,在版权保护中实现价值传递,在资本赋能下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