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科技成果中,AI技术与产业实际的结合应用,尤为引人注目。在9月12日服贸会成果发布会现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副总裁刘刚面向建筑行业及关注AI发展的热心观众,系统介绍了建筑领域AI应用与发展情况,并带来了产业AI白皮书《建筑企业AI应用行动指南》。
据了解,本次亮相服贸会的《建筑企业AI应用行动指南》,是继2024年首部《广联达行业AI大模型》发布后,广联达再次重磅推出的第二本AI白皮书。该白皮书的重磅亮相标志着广联达在“产业AI”实践路径上的进一步深入,其实践重心由技术平台构建迈向企业场景落地,系统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行动框架,为建企业推进AI应用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行动参考。
当前,越来越多企业希望借助AI实现业务提质增效。但如何用、用在哪儿,很多企业仍感困惑。调研显示,建筑企业在推进AI中存在三类典型误区:一是重技术“基座”轻应用场景,导致投入大产出小;二是试图全自建,客观上筑高了推进门槛与风险;三是期望高、落差大,一旦初期成效未达预期,就停止行动而选择观望。白皮书的重磅推出,正是旨在回应企业在AI应用推进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和普遍关切。一方面,通过深度洞察行业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帮助建筑企业认清误区、厘清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前瞻性且可操作、可落地的AI应用行动框架,为建筑企业推进AI应用与能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向引领与实践指引。
《建筑企业AI行动指南》扫码即可阅读
白皮书提到,建筑企业若想真正从AI中获得可落地的业务价值,不能寄希望于“拿来即用”的通用AI,而必须依靠更懂业务、更贴近场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产业AI”。事实上,在制造、能源、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全球领先企业与研究机构早已将产业AI作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核心路径,并经过大量探索和实践表明:只有产业AI,才能解决产业问题。
产业AI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特定产业的领域知识、业务流程、数据特性深度融合,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新价值的技术体系和应用范式。其内涵就是,要将数据和通用AI、行业知识与专业软件深度融合,构建面向特定业务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数据—算法—算力”是产业AI的核心要素,其关键在于构建并持续激活这一“四位一体”的飞轮效应。其中,“高质量数据、高可靠模型、高价值场景”是驱动这一飞轮高效运转的成功关键。
在高质量数据层面,依托BIM(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表达,结合IoT(物联网)传感器,实现高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实时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与完整性。
在高价值场景层面,聚焦设计一体化、成本精细化、施工精细化三大关键环节,推动“产业AI”在岗位、项目、企业及行管四个层级的系统化落地,形成场景牵引、上下贯通的闭环应用体系,持续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
在高可靠模型层面,通过“产业大模型+工程软件”的协同构建,实现模型的高可靠性与强适应性。产业大模型聚焦行业通用能力,覆盖规划、设计、交易、成本、施工、运维与综合管理等建筑全链条业务场景;同时,产业大模型的价值发挥还需与成熟的专业工程软件实现深度融合。大模型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擅长提供创新思路和初步方案;而专业工程软件则承担精密计算、规范校核和项目执行,确保结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建筑产业AI平台架构
通过这种“产业大模+工程软件”的融合模式,最终将推动AI能力从模型走向产品、从技术走向价值,助力建筑企业实现可感知、可复用、可推广的AI落地应用成效,真正赋能企业业务,创造实际价值。
比如通过AI+设计,借助 CONCETTO 的 AI 设计能力,在方案设计阶段,整体效率可提升50%以上;在项目估算阶段,AI 智能算量能力将原本需半天到一天的工作压缩至半小时以内完成;在方案渲染阶段,AI 可在几分钟内生成多种风格的意向渲染图,显著提升设计师与甲方的沟通效率;在日照分析阶段,CONCETTO 的实时模拟能力实现“边建模、边分析”,确保方案更科学、更合理。CONCETTO大幅缩短项目周期的同时,让设计师能够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创意本身。
AI+BIM算量,使某10亿体量的公路项目算量从3个月缩减到2周内;在目标成本测算阶段,AI可一键完成90%以上科目拆分,将原本10天的工作量压缩至1小时,实现目标成本与收入、实际成本的100%对齐,并智能进行三算对比。结合其他提效点,整体测算效率提升可达70%,确保三算对比100%落地。
AI+算量 一键完成科目拆分
AI+交易,使工程项目招投标更公正、透明、高效;比如某省基于AI部署的“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全面压缩人工评审因素比例,使投标竞争强度提升10到20倍;同时,AI智能评审提效95%,使评审时间从原来的120~2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而且数据可高效复用,使招标提效90%,投标提效84%,不见面开标,使开标提效80%;总体上,从2024年到2025年中,已完成1315个住建领域“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开评标,平均中标金额下浮率为8%,中标金额1128.45亿元,节省率约4.32%。
AI+安全,比如塔吊是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最大的大型施工装备之一,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通过将AI与塔吊结合研发的人机协同智能塔吊驾驶系统,在某项目实际应用中,使每台塔吊平均实现主动防碰撞1.5次/天,障碍物防碰撞3次/天,有效避免了潜在事故,极大提升了项目推进的安全性。
塔司在地面远程操作塔吊并实现智能防碰撞
AI+进度,通过AI智能编制进度计划,使某项目投标过程中的进度计划编制时间由传统的数天缩短至约2小时,效率提升约700%。显著降低了编制成本和人力投入,极大提升了企业在投标阶段的竞争力。
诸如此类高价值场景的AI应用还有很多。总体来说,产业AI就是支撑建筑产业打造“好房子”的“好科技”,是建筑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引擎,是支撑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新技术浪潮与产业变革交汇的当下,抓住AI推进战略窗口期,加快构建企业AI应用核心能力,已成为决定建筑企业未来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建筑企业AI应用行动指南》的重磅推出,既是对行业趋势的前瞻回应,也为建筑企业破解AI落地难题提供了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的实践框架。
广联达助力建筑企业构建系统性AI能力
未来,建筑企业唯有主动拥抱AI、系统构建AI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从“建造房子”向“建好房子”的跃迁。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关于认知、能力与价值体系的深层变革。期待全行业共同行动,全面引领和推动建筑行业迈向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