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开启,中国出境游市场再度升温。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其中东南亚、欧洲成为最热门目的地。《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达到 1.46亿人次,接近2019年水平。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上月底举办的《2024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过去十个季度的数据表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正在进入繁荣发展新周期。
不仅是人数的回升,游客对海外住宿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上述报告显示,国内旅游市场创新加速,推动国内居民的出游预期和需求标准提高。从“能住上”到“住得好”,中国游客对服务的熟悉感、安全性和数字化便利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中国本土酒店品牌带来了新的海外机会,也推动行业思考“如何以本土经验服务全球旅客”。
酒店品牌“走出去”迈入新阶段
近年来,以锦江、华住、尚美等为代表的中国酒店集团正加快全球化步伐,通过海外并购、品牌输出、加盟模式等路径,中国品牌正逐步参与全球旅宿格局的重塑。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的“出海”已不再是简单的开店扩张,更强调平台能力、组织协同与本地化运营。一些中资酒店集团正尝试以“平台+服务”的模式切入市场,将总部数字平台、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会员系统整体输出,以提升项目的落地效率与客户体验。
以锦江为例,2024年12月,锦江酒店(中国区)与马来西亚酒管集团RIYAZ达成战略合作。首次规模化出海,锦江酒店(中国区)将依托锦江国际集团的文旅产业链资源,借助锦江全球采购平台(GPP)百亿规模优势和海外供应链服务能力、锦江旅游全球服务优势等为海外项目赋能,而锦江荟全球超2亿优质会员,也为后续项目落地运营带来基数庞大且稳健的客源支撑。
图 锦江都城老挝琅勃拉邦项目
图 麗枫马来西亚槟城项目规划图
平台赋能:从“品牌输出”到“系统化输出”
从锦江构建的“锦江荟”旅途价值会员平台可以看出,旅宿出海正从单向品牌输出迈向系统性能力出海。该平台覆盖超2亿会员,支持境内外酒店统一预订、积分通兑和权益共享,并通过“锦江荟”APP与小程序覆盖“住、游、吃、行”全产业生态链,实现多元旅行场景的无缝衔接。
目前,会员可通过“锦江荟”APP/小程序便捷预订锦江旗下位于海外的超1600家酒店,覆盖境外94个国家,980个城市。通过“锦江荟”预订酒店或购买旅游、美食产品等均可获得统一的积分,积分可直接用于兑换锦江海外酒店的房晚,增强了对出境游游客的吸引力。截至6月,“锦江荟”会员复购率较年初增长约为7.6%;会员积分兑换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7%。
此外,锦江全球采购平台(GPP)依托锦江酒店全球布局的资源与团队能力,目前已在亚太地区的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地形成采购服务支持能力,并凭借中国区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对东南亚新拓展的酒店项目形成辐射性覆盖。
海外存量焕新提效,中资“服务出海”落地见成效
中资酒店集团出海的过程中,对海外老旧存量物业进行焕新,既是核心命题,也是重要考验。
目前,锦江正持续推动对卢浮的老旧酒店项目进行翻新改造。截至2024年末,卢浮集团已对部分酒店完成重定位翻新改造,其出租率(OCC)、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收入产生指数(RGI)以及客房评测质量等关键指标均呈上升态势。其中14家直营店,2025年1-4月RevPAR、RGI以及客房评测质量分别较2023年同期上升3%、15%以及8%。
图 Campanile Villeneuve d'Ascq 翻新改造前后对比图
后续卢浮还将通过锦江酒店的平台赋能,包括统一采购、IT系统整合、会员平台接入等举措,逐步构建更高效、具备品牌延展能力的国际运营网络。持续推动卢浮集团的存量焕新,不仅是锦江“出海能力”的缩影,也代表着中国酒店集团在全球存量市场中寻求突破、重构价值的另一种路径。
未来,随着中国酒店集团平台能力的提升,围绕中国客源形成的“出境出行生态”也正在形成闭环。从出发地的预订系统,到目的地的接待服务、再到回流用户的积分运营,出境游正在反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建设。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人士所言,平台化的出海不仅意味着“把品牌带出去”,也意味着“把客人带出去”,中国酒店集团将在这轮全球旅宿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