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背景下,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禾美生物联合主办的“第七届生物活性肽前沿技术转化研讨会(ATBP)”于11月18日在浙江嘉兴南湖宾馆盛大启幕。本次会议以“诺奖激发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汇聚诺奖得主、科研菁英与自然堂、薇诺娜、樊文花等头部品牌代表,深度聚焦“诺奖前沿技术+产业转化”双主线,为中国化妆品产业注入创新发展强劲动能,彰显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时代价值。

(第七届活性肽前沿技术转化研讨会现场)
诺奖成果:引领美妆产业创新的“硬核引擎“
诺贝尔奖作为全球基础研究的“风向标”,其突破性成果始终是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在化妆品领域,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microRNA调控机制的探索,直接催生功能护肤领域核酸类原料研发热潮;同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AI技术的肯定,更推动AI计算生物学在日化配方设计、功效验证等场景加速落地。每一项诺奖突破,都为化妆品原料创新、功效机理研究开辟全新赛道,为产业向“技术驱动”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产学研协同:构建技术转化共生生态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科技园创始人梅萌先生为会议致辞,带来做一个有趣的人的理论。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Michael Levitt亲临现场,发表题为“人类应如何引领大智能时代”的前沿报告,分享了从自然进化的生物智能到人工智能的深度理解,引出了基于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实现无限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围绕“诺奖成果产业化”核心议题,学界与业界代表展开深度对话: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海竞教授解读“从2025年诺奖到修复再生——皮肤免疫科学前沿进展”,搭建免疫基础研究与皮肤、毛发等领域抗衰调控的桥梁;禾美生物首席技术官李钧翔博士聚焦“螺旋藻 PDRN 的差异化研究——源自计算生物学与免疫耐受基础研究的启示”,分享从科学发现到产业应用的实践路径,并首次发布了以螺旋藻为代表的原核生物低甲基化DNA通过免疫耐受加速组织修复再生的新机制,其中包括面部皮肤、毛囊以及口腔在内的多元化组织修复再生。

禾美生物创始人:陆益

清华科技园创始人:梅萌教授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Michael Levitt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海竞教授

禾美生物首席技术官:李钧翔博士
企业端的实战经验同样亮眼:自然堂集团任慧博士分享“AI计算生物学助力品牌核心成分喜默因中创新成分的深度挖掘”的创新案例;贝泰妮集团方伟先生探讨“PDRN在薇诺娜产品应用中的差异化思考”,诠释妆械同源的原料技术在医疗器械转化的深度思考;樊文花研究院孟晟博士解析“计算生物学在品牌核心美白抗衰活性成分极光肽筛选开发中的应用”;OIB创始人吴志刚先生提出“以创新科技打造跨越品类的超级产品特征”,多维度展现前沿技术在企业研发体系中的落地效能,其中占据14个抗衰通路的某个靶点将成为品牌建立长期壁垒和科学传播至高点的关键。

禾美生物CEO:康思宁女士

自然堂集团:任慧博士

贝泰妮集团:方伟先生

樊文花研究院:孟晟博士

OIB创始人:吴志刚先生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禾美生物牵头,联合中国日化协会化妆品专委会、萃蕤科实业(上海)有限公司、OIB.CHINA、荣格工业传媒等单位战略合作支持,成功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高质量交流平台。这一平台既是生物活性肽、核酸等前沿技术的学术盛宴,更是诺奖智慧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核心桥梁。通过破解“技术落地难、功效机理同质化”等行业痛点,研讨会助力中国化妆品企业实现从“原料竞争”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的能级跃升,为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科技动能,为推动行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贡献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