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融合多元算力,焕新AI未来”,多样性算力产业发展大会2025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22(以下简称“推委会”)主办,中国移动、华为、安谋科技、中信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电子信息研究所、河南昆仑、赛昉科技联合承办,来自计算产业代表近400人参加。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致辞。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集》、《中国电信多样性算力创新实践成果》等重磅成果发布,国家标准《智能计算集群卡间互联协议》启动制定。大会同步举办“先进计算驱动人工智能发展”、“AI芯片高速互联技术(Scale-up)”、“RISC-V赋能云网智算”三个分论坛,围绕大模型时代智算基础设施、GPU卡间互联、RISC-V等热点技术,分享产业风向与实践经验,加速多样性算力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及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多样性算力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发布多项核心成果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算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多样性算力推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构建技术领先、安全可控、协同高效的多样性算力格局为目标,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推委会已有89家成员单位,涵盖了芯片IP、运营商、设备商、整机、部件、基础软件厂商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大会主论坛,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推委会副主席段晓东为5位新进成员颁发证书。

新进成员单位证书颁发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集》,展现了算力网络创新技术与应用的阶段性成果和宝贵经验。中国电信与产业链多家伙伴共同发布《中国电信多样性算力创新实践成果》,系统性解决多样性算力在智算网络、异构调度与场景应用中的关键挑战,为构建开放共赢的算力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突破GPU卡间互联技术瓶颈,共建开放互联生态,34家伙伴共同启动制定《智能计算集群卡间互联协议》国家标准,共同推动卡间互联技术路线从分裂走向生态统一,开启标准化协同发展新征程。

推委会秉持 “应用牵引技术生态成熟、测试护航产业质量升级、标准撬动行业规模增长” 的核心理念,以繁荣 Arm、RISC-V、智算基础设施等多样性算力软硬件生态为己任,未来将深耕多样性算力商用落地、异构智算能力增强、通用计算场景扩展等关键方向,进一步夯实产业公信力,助力多样性算力生态高质量发展。
聚力同心 产业大咖共议协同发展之路
为深入探讨多样性算力产业生态构建和协同发展之路,大会有幸邀请到学术界和产业界多位大咖围绕行业热点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之江实验室智能制造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余辉分享全球智算集群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中国必须拥有自主可控、可持续演进的超大规模算力底座;安谋科技(中国)云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监侯科鑫分享了Arm Neoverse平台软件生态建设情况以及在芯片定制设计方面的跨行业合作经验,以此推动AI基础设施升级;浪潮电子信息 AI产品线副总裁杨鑫介绍了浪潮信息在智算系统的前沿技术创新与实践,着重提到了超节点产品的设计理念;上海曦智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孟怀宇强调曦智将以"光计算+光网络"的双轮驱动,重新定义AI+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范式,为国产算力突围开辟兼具前瞻性与可行性的路径;河南昆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成洪表示,国产算力已迈入“系统突破”黄金期,昆仑技术将聚焦产业趋势与技术挑战,持续探索产品、技术、生态发展,夯实算力底座,助力国产AI 产业高效落地。。
大会同期举办三大技术分论坛,20余位与会专家分享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动态。其中,“先进计算驱动人工智能发展”分论坛围绕AI Infra、超万卡集群、AI Agent、先进计算架构等热点问题,从集群能力、异构算力、量子计算等多个角度分享优秀实践案例,为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筑牢坚实底座。“AI芯片高速互联技术(Scale-up)”分论坛围绕Scale-up互联协议、超节点、光互联技术等热点问题,共同探讨智算时代芯片互联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应用实践,全方位呈现该领域最新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RISC-V赋能云网智算”分论坛围绕 RISC-V标准化、计算架构优化等热点问题,从RISC-V处理器设计、高性能RISC-V服务器等角度分享最新技术方案和应用成果。
伴随大模型的飞速演进与算力基础设施的加速落地,多样性算力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和基本需求。本次大会紧扣新兴算力热点,全方位延伸智算领域布局,助力产业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与知识高效流通,成果丰硕。未来,推委会将联合行业各界携手共建开放多元、普惠共赢的计算产业生态,持续推动多样性算力产业升级变革,为中国计算产业开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