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创新:数字化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创造多维价值
在本次大会的高级别会议中,地上铁首席市场官康平陆介绍了公司以“数字化+可持续交通”为核心的新能源物流车运营模式。该模式通过覆盖车辆从生产、运营到车后市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数智平台,实现资产高效利用与低碳运营。

地上铁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价值链连接、多轮次运营”三位一体的运营理念。业务贯穿车辆的产品定义、采购租赁、运维充电,直至资产处置与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形成闭环管理,充分挖掘车辆资产价值。为实现这一复杂管理,地上铁自主研发智能车队管理SaaS平台,对旗下超过19万台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与调度。该平台不仅提升运营效率,也为资产安全与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建立起可复制的数字化管理基础。

这一创新模式已形成多维度价值输出:在客户端,助力顺丰、京东等企业实现规模化新能源车队运营与成本优化;在产业端,通过真实运营场景加速技术验证,并为金融机构和制造商提供了基于数据的资产风险评估和管理,提升行业确定性;在社会层面,依托标准化车辆与清洁能源网络,降低运输碳排放,并借助V2G等技术参与电网调峰,增强城市能源系统韧性。
规模引领:运营成果与国际认证双重加持
截至目前,地上铁运营车队规模已超 18 万台新能源物流车,通过 “EV as a Service”(电动汽车即服务)模式,助力 8700 余家企业完成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平稳转型。环境贡献方面,2024 年单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29.5 万吨,累计碳减排量达 75 万吨,为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直接支撑。

这些实践成果已获得国际权威认可,全球评级机构标普(S&P)连续两年将地上铁评为 “Deep Green”(深绿)企业,这一绿色评估体系的最高等级,标志着其 100% 收入与投资均来自对环境有显著积极影响的绿色经济活动,地上铁也成为亚洲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全球拓展:中国实践赋能国际零碳转型
作为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地上铁的实践与中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分享发展经验的倡议高度契合。会议期间,地上铁代表与全球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代表、气候专家及商界领袖深入交流,探讨将中国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至海外市场。

此外,地上铁已启动国际化战略,计划向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及欧洲等地区拓展。其国际化并非简单产品出口,而是集成供应链优势、成熟数字化平台与先进资产管理经验的综合解决方案输出,将通过国内积累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 AI 车管系统,助力海外合作伙伴构建本地化新能源物流车队,实现高效资产管理与残值保障。
首席市场官(CMO)康平陆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我们企业在创立之初就是围绕着绿色和可持续来诞生的,我们的名字英文简称DST三个字母就代表了数字化可持续的交通。”(地上铁=DST=Digital + Sustainable Transport)。此次参与 COP30,地上铁也是以此为核心理念,展示了在零碳物流领域的具体实践,并为全球交通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范例。
围绕“做新能源的连接者,助力万物互联”这一企业愿景,地上铁通过开放、共享、智能的运营服务网络,串联车辆、能源、数据、用户及产业链各环节,形成高效协同的生态系统。在企业“促城市绿色低碳,助物流托付无忧”使命的推进过程中,地上铁强调对环境可持续与物流运营效率的双重关注。未来,企业表示将继续与全球伙伴合作,推动数字化新能源物流车及相关服务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共同探索绿色交通转型路径。
